网站首页 | 收藏本站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关注 > 专题报道 > 2012年专题报道 > 全力推进千万亩节水滴灌工程建设 > 详情页

节水灌溉助推建平成为全国产粮大县

发布时间: 2016年05月03日   来源: 朝阳日报

    建平县根据水资源短缺的实际情况,在农业生产上始终坚持走节水灌溉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通过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田灌溉技术含量,扩大灌溉面积,实现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快速推广。
 
目前,建平县共有机电井2363眼,有效灌溉面积51.89万亩,其中防渗渠灌、管灌、喷灌、微滴灌等节水灌溉面积达到了30.04万亩。节水灌溉既节约了宝贵的水资源,更是粮食丰产丰收的保障,2011年建平县粮食产量达到10.25亿公斤,成为全国100个产粮大县之一。2012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11.5亿公斤。
 
2008年开始,建平县开始在灌溉新技术试验站进行玉米膜下滴灌小区试验,采用大垄双行种植方式,玉米种植密度5000/亩。经试验亩产量达1145公斤,比低压管灌地块每亩增产228.4公斤,每亩节水150立方米,同时节肥节能、保温保墒、省时省工、延长作物生育期,增产增收等效果十分明显。
  2011
年春季,建平县积极落实国家玉米膜下滴灌试点项目,在昌隆镇、沙海镇、黑水镇落实玉米膜下滴灌面积0.61万亩。工程运行后,对作物灌水量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大田玉米膜下滴灌每次灌水量为8—12立方米,比管灌每亩每次少灌水40立方米,平均亩产达1090公斤。项目的实施得到了群众的称赞,显著的经济效益也使项目区群众对膜下滴灌由不认可到充分认可,为全县大面积推广奠定了基础。
  2012
年春季,建平县全力推进辽宁省启动的节水滴灌工程和国家节水增粮行动工程,共完成水源井450眼,其中新打井87眼、旧井改363眼;完成地埋管路106万米,铺设滴灌带8556万米。由于群众对发展膜下滴灌的积极性较高,原计划实施5.6万亩,实际完成膜下滴灌面积14.25万亩。
 
据了解,建平县2012年实施的玉米膜下滴灌工程主要分布在老哈河沿岸,该区域以井灌为主,土质为中性偏沙壤土,水利设施配套比较完善。2012年建平县发展14.25万亩节水滴灌面积,节水灌溉用水量在2280万立方米左右。这对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建平县来说,有效地控制了地下水采补平衡,对于遏制地下水位下降趋势发挥了巨大作用。除节水效果十分明显外,在增产方面,2012年全县玉米膜下滴灌平均亩产1000.66公斤,比低压管灌亩增产169.01公斤,全县膜下滴灌增产玉米2408万公斤。

 

附件下载


辽ICP备10008193号 访问统计:
主办单位: 辽宁省水利厅
地址: 沈阳市和平区十四纬路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