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阜新市采取得力措施,进一步把节水滴灌项目作为全市农业的重点工作来抓,从根本上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一是按照“四定”原则,即定小斑地块、定水源位置、定水源形式、定水源数量,确定了40万亩节水滴灌工程建设涉及的61个乡镇、233处小斑,规划了19个典型示范区。同时,勘测水源位置并建设了以深井、方塘为主要形式的水源工程,计划新建和改造各类水源6172处。二是加大投入,强力打造全域化节水滴灌示范乡,带动全市节水滴灌工程建设向纵深发展。确定将阜蒙县大固本镇和彰武县兴隆山乡做为全域化节水滴灌示范乡镇,两年内将投入1.24亿元资金,两个乡镇的节水滴灌设施面积要达到耕地总面积的70%以上。三是加强建后管护,并与上一年度工程结合,落实好管护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同时,依托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充分调动村级水管员积极性、增强责任感,建立起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四是水利、农机、农业、农电等部门密切配合,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加快工程配电、农机改造、作物结构调整、人员培训等工作。五是强化督导检查,包乡、包片、包项目,一周一调度、十天一通报,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截至目前,全市完成各类水源工程6172处,铺设地埋管路1891公里,占计划的100%。各项目区正在进行洗井、水源井验收及地埋管路打压通水试验。所需各类灌溉设备通过招投标环节已与施工企业签订合同。全市计划电力配套13万亩、887个台区,现已完成839个台区,安装变压器500台套;计划配套农机具2287台套,机具由乡镇政府与生产厂家签定合同,统一采购,现已到位1854台套。农业部门正在与农户、种植大户、企业沟通,逐地块落实作物品种和耕作模式。同时,组织乡、镇、村的技术和管理人员,开展对农机具使用、农作物膜下滴灌种植技术、滴灌节水注意事项、水肥一体化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技术培训,全市累计开展农机培训64期、农艺培训117期,有力地保证节水滴灌工程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