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水事详细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地方水事 > 朝阳

朝阳市水务局“123”执法模式激活水利监管新动能 筑牢专项行动“护城河”

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15日   来源: 朝阳市水务局

  为精准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的决策部署,朝阳市水务局立足职能、主动作为,紧紧围绕“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聚焦水务行政执法重点领域,创新推出“123”执法模式,推动执法监管与服务指导深度融合,全力打造更优水务营商环境。

  一是锚定“1个核心目标”以“规范水利涉企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服务质效”为核心,将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与精准助企相结合,聚焦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河湖保护、水利市场等执法重点领域,在开展涉企执法的同时,通过标准化执法流程、专业化指导服务,推动专项行动走深走实,实现“执法有尺度、监管不扰企、服务有温度”。

  二是突出“2项水利特色”构建“执法+专家”双轨模式。组建执法骨干与水土保持专家联合队伍,在检查中同步开展技术帮扶。对水土保持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企业,依法指出问题隐患,现场给予解决方案并提出下步工作建议。今年已对12家生产建设项目企业开展现场检查,同步下达12份检查意见。

  搭建“河长+执法”联动机制。以河长制工作为重要抓手,将涉企执法纳入各级河长日常巡查工作范畴。由各级河长牵头,市、县、乡、村级四级河长不定期开展联合巡河检查,今年以来,通过该机制已整改河湖“四乱”问题239处,减少重复检查60余次,实现“一次检查、全域覆盖”的良好效果。

  三是创新“3项实践举措”推行信用执法。强化水利项目参建市场主体履约信用监管,把市场主体良好行为与不良行为全量纳入信用档案。今年以来,已对2家存在不良行为的市场主体扣减动态信用分值。同时,17个水利工程项目(标段)招标文件明确将市场主体信用纳入评分标准,依据企业信用等级分档赋分,构建“守信激励、失信约束”的良性信用生态。

  推行智能执法。依托水资源在线监测计量系统和取用水管理平台,对重点用水企业实行“数据穿透式”监管,实时监控取用水量情况,通过取用水管理平台读取分析取用水数据,自动预警异常数据,今年通过系统发现并整改12家企业取用水异常数据62条,非现场执法占比提升至60%。

  推行柔性执法。执法人员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摒弃“以罚代管”思维。在日常巡查发现违规行为时,先采取建议、提醒、劝告等非强制性方式,加强教育引导与普法宣传。针对违法事实轻微且无实质影响的情况,根据首违不罚清单,运用行政指导、调解手段,化解矛盾,增强管水治水能力。

  朝阳市水务局通过实施“123”执法模式,不仅提升了执法效能和监管精准度,更在服务企业中彰显水利温度,实现了执法、监管与服务的有机统一。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