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水事详细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地方水事 > 营口

营口市召开防汛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04日   来源: 营口市水利局

  7月2日,营口市举行防汛抗旱工作新闻发布会,市水利局副局长马忠伟介绍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情况,市水利事务中心防汛抗旱科科长郭雨霏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马忠伟指出,市防指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和确保城乡供水安全,最大限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的防汛工作目标,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措施实、责任到人,全面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全力防范化解重大洪涝干旱灾害风险。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强化落实:

  一要锚定“四不一确保”,健全完善应对措施,强化人员安全保障。落实包保责任体系。按照省防指五级包保责任制,落实营口市防汛四级包保责任制,实现包保全覆盖。加强转移人口管理。对全市在籍人口实行汛期转移避险动态管理,根据24小时气象预报,结合预警信息,确定每次转移避险人数。设置转移避险安置点。每个村至少设置1处转移避险安置点,安置避险人员,做到有饭吃、有衣穿、有病及时医治。关注重点场所人群活动。对A级旅游景点、网红河、户外游玩、涉山涉水等野外露营活动进行管控。做好渔船回港避险。强降雨、台风、强风发生时对渔船进行管控,确保回港避风,人员安全。同时强化水库安全堤防安全重要基础设施保障,确保城乡供水安全。

  二要突出四预,确保应急响应精准到位以气象为先导,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和会商研判,构建雨水情监测的第一道防线;建立完善面向公众和直达基层责任人的临灾预警“叫应”机制,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通报预警信息;编制完善各类防汛抗旱预案。

  三要全方位保证力量供应,力求抢险救援无死角落实驻营部队、机动抢险、水工程抢险、路桥抢险、通信保障、电力抢修等6大类98支8362人的防汛抢险救援队伍;建立“实物储备+协议储备+产能储备”三级体系,储备抢险、救灾、生活类物资价值6000多万元,确保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落实应急保障车辆190辆;针对五断(断网、断电、断路、断水、断气)防御工作,出台应对五断处置指引和预置队伍规则,设立前线指挥部,就地开展防御工作。制作面向基层防汛责任人的工作应对手册(明白卡),确保各级指挥人员有效掌握预警和重大天气过程防御应对工作。市防指将根据汛情会商研判结果,提前24小时前置物资和抢险力量。

  市水利事务中心防汛抗旱科科长郭雨霏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当前营口市已进入主汛期,重点做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责任落实再压实严格执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开展“强降雨后责任回头看”,将包保责任延伸至转移安置、物资调配等“最后一公里”,确保责任无盲区、无死角。

  二是隐患排查再深入实施“一县一单”问题整改制度,对重点部位落实专职巡查员,建立“发现—整改—验收”闭环台账,实行动态销号管理,坚决防范“小隐患”引发“大风险”。

  三是预报预警再精准以气象为“前哨”,强化多部门联合会商,延长预见期;完善“公众预警+责任人叫应”双轨机制,确保临灾预警“户户知晓、人人落实”,实现“预警—响应”无缝衔接。

  四是调度指挥再科学。在水库调度上,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水库一律空库运行,兼顾防洪与蓄水需求;抗旱调度上,优化灌区用水方案,规范取水秩序,守住城乡饮水安全底线,确保生活、生产用水“应保尽保”。

  五是转移避险再精细围绕“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何处、不擅返”五个关键,动态更新应转人口底数,完善转移路线和安置点管理,确保“应转尽转、安全有序”。

  六是应急保障再强化开展汛前物资清查更新,与企业签订代储协议,优化物资布局,确保应急物资“调运有预案、配送有通道”;同时针对“五断”极端情况,关口前移,物资前置,力量预置,确保“险情即出、队伍即达”

  七是值班值守再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加强重点部位巡查频次,严禁脱岗漏岗;落实信息报告“零延迟”,坚决杜绝迟报、瞒报、漏报。

  八是抗旱保供再深化密切监测旱情发展,加强与省水资源集团、上游水库协调联动,完善抗旱预案;压实市、县、镇、村四级责任,防范抢水纠纷,确保灌区用水安全和社会稳定。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