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洼区地处辽宁省西南部,盘锦市南部,辽东湾东北部,大辽河、辽河下游,区域面积约1716.46平方公里,下辖16个镇街以及1个省级开发区,总人口42万人。地属北温带亚湿润区大陆性季风气候,域内聚集29条河流及湖泊、拥有3座水库,水资源总量2.761亿立方米。近年来,大洼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不断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水资源节约与保护利用得到全面提升,区域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为大洼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水环境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节水工作机制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大洼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引,谋划“生态立区”发展战略,将节水型社会建设作为全区重点工作之一,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大洼区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由区水利局牵头抓总、多部门共同参与,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各方协同的节水工作机制,形成统筹谋划、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局面,为科学管水、治水、节水提供坚强保障。
二、坚持系统施治,提高节水工作质效
大洼区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按照“主攻农业节水,推进工业节水,推广全社会节水”的工作思路,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和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
一是实施农业用水精细管理。区委、区政府立足大洼实际,大力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不断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和效益。坚持“四水四定”原则,调优全区农产品种植结构,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推行小农水设施,完善农业节水灌溉工程,新建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改造提升0.7万亩,增强了大洼灌区节水能力,农田灌溉水利有效利用系数提升到0.564。
二是激活工业领域节水潜能。开展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水资源利用状况调查评估,建立用水情况台账,为扎实做好工业节水工作奠定坚实基础。针对高耗水行业,鼓励优化用水工艺,挖掘节水潜力,力争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鼓励传统工业技改升级,实现节水设备更新换代,应用冷凝水回用技术和循环用水系统,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组织用水量较大的企业开展水平衡测试,加强管网漏损控制,切实把节水工作贯穿企业管理、生产全过程。力争到2035年,培育一批节水龙头企业,节水技术工艺、产品装备制造和管理服务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是实施社会层面节水规划。严格执行总量、强度双控管理,实施年度计划用水工作,全面控制区域用水总量在6.57亿立方米以内。积极推广应用高效节水、水污染治理及循环应用、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等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实施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工程,统筹推进“雨污分流”项目,提升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充分挖掘全区节水潜力,推动节水型单位、节水型企业、节水型小区建设,实现机关、医院、学校、居民社区等各行业领域全覆盖。
四是统筹推进河流生态治理。树牢“人水和谐”理念,高位推动河湖长制工作,组织开展清河湖专项行动,利用无人机辅助巡查,以智慧赋能水生态治理,推动河湖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聚焦全区29条河流、湖泊及水库,加密水质监测,强化小微水体治理和黑臭水体动态清零,“一河一策”开展入河排污口和尾水直排规范整治,228座小污基站监测水质全部达标,实现在“断面优”的基础上加快实现“流域美”,推动形成全域“幸福河湖”格局。
三、强化宣传教育,凝聚社会节水共识
大洼伴水而生,因水而兴,水是区域重要组成部分,全区上下切实将节水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干在经常,融在日常。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节点广泛开展节水主题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节水知识讲座、发放节水宣传册、张贴节水标语等方式,普及节水知识。结合河长制日常巡查工作,积极开展基层实地宣传活动,现场答疑群众涉水问题,进一步提升公众节水意识,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到节水行动中来,共同营造节约用水的良好社会氛围。
下一步,大洼区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扛牢尽好治水节水兴水责任,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坚持节水优先,强化用水管理,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美丽大洼不懈奋斗。
辽ICP备10008193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48
访问统计: 邮编:110003 主办单位:辽宁省水利厅 联系方式:024-23863046 地址:沈阳市和平区十四纬路五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