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资讯详细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媒体聚焦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整治将进入新阶段

发布时间: 2016年06月28日   来源:

 黄河网(记者  徐清华)  记者3月29日从黄委专题会议上获悉,经过4年多的研究,目前《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道整治方案研究报告》已经出炉。该报告提出了2010年前后基本控制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势的目标及河道整治工程实施意见。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自河南孟津县白鹤至山东东明县高村段,全长299千米,沿途流经洛阳、焦作、郑州、新乡、开封、菏泽、濮阳等市。自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河道整治以来,山东高村以下河势已得到基本控制。但白鹤至高村河段的河道冲淤变化剧烈,河道“宽、浅、散、乱”,治理难度很大,工程尚不完善,主溜摆动仍然频繁,“横河”、“斜河”、“滚河”等不利河势时有发生,中常洪水也对下游防洪安全形成严重威胁。

  自2001年以来,黄委提出了小浪底水库运用以后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道整治研究工作,成立了以黄委主任李国英为组长的研究项目领导小组,由黄委水科院、规计局、总工办等单位技术骨干组成项目工作组。4年来,项目组对黄河下游已建河道整治工程进行了系统的评价性分析,进行了实体模型试验和河势变化演变规律的机理探索研究,众多专家、院士参与了咨询讨论。目前完成的研究报告为黄河下游河道整治方案设计和工程布置提供了框架性依据。

  根据实际需要,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需要布置工程总长度267.4千米,除利用现有工程长度187千米外,还将修建工程73.3千米。据悉,从2006年以后,按照自上而下和突出关键控制性节点的治理原则,加大力度,总体实现2010年前后基本控制下游游荡性河段河势的目标。

  3月29日的黄委专题会议强调,下游游荡性河道整治要作为治黄“十一五”重要工作目标提上议事日程。在工程投资计划的安排上,自上而下,干一段、成一段。每一处河道整治工程都要做出科学、详细、具体的设计。同时,要下大力气深入研究游荡性河道河势演变规律,力争实现重大突破。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