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资讯详细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频道 > 媒体聚焦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光荣称号

发布时间: 2016年06月28日   来源:

  本站讯(记者孙太旻 通讯员马建才 翟李越)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造林绿化表彰动员大会上,黄河上中游管理局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光荣称号。这也是该局在生态环境建设和造林绿化方面获得的最高荣誉。
  黄河上中游管理局,作为生态建设实施与管理的国家驻陕单位,既是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派出机构,同时也是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和晋陕蒙接壤地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主要承担着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施与管理任务。
  多年来,该局在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规划、科研、示范、监督及协调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推动区域生态建设与保护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和构建区域和谐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
  先后建成了一大批起点高、标准高、科技含量高,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俱佳的"三高一优"水土保持"精品"流域和样板示范区,为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从1999年起,先后启动了天水藉河、韭园沟、齐家川示范区的建设,截至2004年底,已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87.66km2,其中建成基本农田1.5万余公顷,营造水保林、经果林2.5万余公顷,种草3660公顷,封育4947公顷。特别是由该局组织实施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被世界银行誉为世界农业项目的"旗帜工程",为全流域乃至全国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树立了典范。
  为减少入黄泥沙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先后开展了12条重点支流21个项目区和218条重点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截至2004年底,已累计完成综合治理面积5544km2,兴修基本农田8.3万公顷,营造生态林、经济林30万余公顷,种草近8万公顷,封禁治理9万公顷。自1994年起,在被称为"地球癌症"的砒砂岩地区开展了沙棘资源建设项目,共完成沙棘造林7.6万公顷,为砒砂岩地区的生态建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2000年以来,该局在黄河上中游地区先后启动实施了两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试点工程,涉及6省(区)、20个县(旗),封育保护面积1432km2,建设围栏913km。同时指导各地区开展封山禁牧工作,目前黄河上中游地区有294个县实施了封山禁牧,封禁范围29.87万km2,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7省(区)的54个地市,通过封育和保护,有效地促进了植被的自我修复,植物种类明显增加,种群迅速扩大,植被覆盖率稳步提高,一些效果好的地方植被覆盖度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淤地坝建设是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为此,该局专门成立了淤地坝建设管理办公室,加强了对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的行业管理,组织编制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规划》,出版了《淤地坝系列丛书》(包括概论、规划、设计等8个分册),举办了多期大规模的淤地坝建设管理技术培训班,开发了《黄河流域淤地坝数据库查询系统》,有力地促进了淤地坝建设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先后开展了坝系规划、布设、筑坝技术、水土资源利用等淤地坝关键技术研究,提高了淤地坝建设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促进了黄土高原地区大规模淤地坝建设的深入开展。目前,黄土高原地区共建成11余万座淤地坝,淤地32万公顷,已拦泥沙210多亿吨。建成了一大批防洪标准高、综合效益好的典型坝系,促进了当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巩固了退耕还林成果,改善了生态环境,有效减少了入黄泥沙。
  依法强化预防监督工作,组织开展了全流域水土保持法规体系建设、预防监督规范化建设等工作。近年来,黄河上中游流域共依法征收规费近1.5亿元,建立水土流失恢复治理示范区200多个,促使开发建设单位完成治理水土流失工程措施800多处,投入水土保持资金达10.6亿元。重点加强了对子午岭林区(1.59万km2)、六盘山林区(6833km2)、晋陕蒙接壤地区(5.44万km2)、豫陕晋接壤地区(3.22万km2)和黄河源区(12.1万km2)等重点区域生态环境的预防监督,开展了城市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使天然林区等生态良好区域得到有效保护,遏制了人为水土流失,绿化美化了城市,改善了人居环境。
  同时,该局在组织开展水土保持基础理论和关键实用技术研究方面,也取得了数百项重大科研成果,为全流域大规模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力的技术支撑。特别是在旱作造林、径流林业等先进造林技术以及耐旱林种和优良植物的研究、引进、推广方面,卓有成效,有力地促进了黄河流域的植被建设。
  该局用现代化的手段监测水保生态建设现状。建成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率先开发了三维可视化信息系统等一系列水土保持应用系统,广泛利用"3S"技术开展了流域生态环

附件下载